欢迎来到360雨燕直播!
您的位置:首页 > 体育新闻 > 篮球新闻
“那个被用来交易诺维茨基的球员”
发布者:360雨燕直播 更新时间:2025年11月21日 21:01 已被浏览:



“现代篮球”究竟改变了什么?

当每个人都开始投三分,这块28米乘15米的场地仿佛被无限拉伸,每一寸空间都在被更高效地利用;节奏在加快,回合数在飙升,传统低位巨兽的身影逐渐稀薄,而锋线与侧翼的浪潮正漫过赛场;更多的挡拆,更多的换防,更多的错位。

一切都在加速,所以球员们开始把瘦身列入他们的休赛期计划:阿米尔-约翰逊调整了自己所有的重量训练计划,使其更像田径运动员;很多球员参加非传统的锻炼课程,德雷蒙德-格林开始踩动感单车,乔治-希尔和CJ-迈尔斯走入普拉提工作室,鲁迪-戈贝尔和沙巴兹-纳皮尔戴上了拳击手套,瑜伽和沙滩排球成为理查德-杰弗森延续生涯的隐秘钥匙。

于是,在2015-26赛季的媒体日上,我们看到一场“瘦身成果展”:优素福-努尔基奇甩掉34磅,贾利尔-奥卡福减重20磅,德马库斯-考辛斯直言“瘦了一大圈”。这股风潮并不局限于内线——马库斯-斯玛特轻了20磅,达米安-利拉德与兰斯-史蒂芬森也各自减重10磅。减重,正成为这个时代的新风潮。

回望联盟历史,体重曾埋葬过太多天赋,我们能迅速说出奥利弗-米勒、肖恩-坎普、埃迪-库里们的名字。而在当下,超重几乎成了一种原罪,所以尼克-哈里森送走了卢卡-东契奇,而当用他换来的安东尼-戴维斯也顶着大肚子出现在球场时,独行侠的耐心达到了极限——他们先手解决了千古罪人哈里森,继而开始思考戴维斯的去留。

是德州烤肉太过诱人,还是达拉斯的晚风自带糖分,我们尚且无从知晓。但我们知道的是,上一次独行侠用一名体重超标的年轻人,换来一位有外线技术的大个子时,后者成长为这支球队的队史第一人,而前者如今只能永远地活在一些人的记忆中,


拖拉机。这是记者特里-福斯特给罗伯特-特雷勒取的绰号,其中缘由要追溯到特雷勒的高三时期。当福斯特目睹这个胖小子在快攻中如重型机械般碾过球场,接不看人传球完成双手暴扣时,整个场馆为之沸腾。他冲刺时的沉重步伐仿佛拖拉机吞噬田地,次日福斯特便让“拖拉机”之名在自己的专栏中首次现世。

特雷勒就读于底特律的默里-赖特高中,是当地的明星球员。高一时期,身高6尺6的特雷勒体重就达到了250磅,不得不从活塞名宿比尔-兰比尔那里获取18码的鞋子。高三时,他带领默里-赖特高中赢得了市和州的冠军。高四时,他被评为密歇根州篮球先生,与文斯-卡特、凯文-加内特、保罗-皮尔斯同期入选麦当劳全美最佳阵容。在阿根廷圣罗莎举行的U18世青赛上,17岁的他率领美国队击败东道主成功卫冕,斩获金牌。在最终选择密歇根大学作为目的地之前,他受到了许多大学的极力追捧。

然无论是高中时期还是大学时期,脸上带着婴儿肥、体重明显超标的特雷勒都轻松统治了球场。在密歇根大学,特雷勒很快从只会在低位用身体强打,发展成一名技术娴熟、运动能力出色的大个子,能够应对频繁的双人包夹并传出好球。

他的大学教练史蒂夫-费舍尔说道:“他的个性在球场上得到了体现。他为他人奉献,不在乎数据。他竞争意识极强,非常聪明,且出人意料地敏捷——他拥有160磅后卫般的脚步。”

大三赛季,特雷勒场均能贡献16.2分和10.1个篮板,带领球队赢得十大联盟冠军。那时的“拖拉机”,轰鸣声响彻NCAA,前景一片光明。


1998年的NBA选秀夜,是特雷勒人生轨迹的转折点,也是NBA历史被改写的一个节点。独行侠在第六顺位选中了这位来自底特律的明星内线,然后转手将他送至雄鹿,换来了后者在第九顺位选中的德国少年德克-诺维茨基以及第19顺位的帕特-加里蒂。

从当时的普遍认知来看,这笔交易似乎是雄鹿的打劫。前雄鹿总经理拉里-哈里斯解释,球队从未真正考虑过诺维茨基,“我们其实从未真正拥有过他……这笔交易在选秀开始前很久就敲定了。”雄鹿当时急需一位即战力的低位大个子,而特雷勒在他们眼中技术全面,“他能传球,能控球,能在低位得分……他身体强壮,存在感强。”

当时的舆论环境生动地描绘了这种倾向:有媒体曾称赞雄鹿“用一个被过度炒作的外国新秀偷来了有市场价值且有天赋的罗伯特-特雷勒”。在那个梦之队余威尚存、欧洲球员普遍被轻视的时代,一位在十大联盟证明过自己的超级巨星,自然比一个来自德国维尔茨堡的瘦弱七英尺跳投手更令人安心。

然而,历史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。这笔交易最终成了NBA历史上最失衡的交易之一。特雷勒的名字从此永远与诺维茨基联系在一起,但他的身份却变成了“那个被用来交易德克的球员”。在NBA全球化浪潮中,特雷勒这位底特律市中心的产物,与来自德国郊区的诺维茨基,他们的命运在那一刻交错,奔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。


进入NBA后,特雷勒很快发现,这里的赛场远比大学广阔,对手也同样高大且更为敏捷。尽管雄鹿管理层注意到他在选秀前努力控制体重,但职业联赛的压力和生活方式让他的体重持续增加,体型从优势变成了令人担忧的负担。整个职业生涯,特雷勒都在与体重问题作斗争,因此难以适应NBA的比赛节奏。

特雷勒的NBA生涯辗转于雄鹿、骑士、黄蜂之间,七年共出战438场比赛,场均仅得到4.8分和3.7个篮板,仅有73场首发。前队友莫里斯-泰勒说:“罗布天赋异禀……但他在联盟几乎经历文化冲击,因对手同样高大灵活。他自知辜负天赋,未付出成为伟大球员的全部努力。”前教练保罗-西拉斯指出,选秀夜那笔交易的阴影和负面舆论对他造成了巨大影响,使他逐渐失去了自信。

2005年,特雷勒因主动脉问题接受手术,这导致他与篮网的合约失效。此后,他离开了NBA,辗转于土耳其、意大利等海外联赛,最终在波多黎各找到了延续职业生涯的地方。他在波多黎各联赛表现不错,甚至荣获过年度最佳防守球员。

然而,命运的悲剧在2011年5月11日降临。时年34岁的特雷勒,在波多黎各伊斯拉维尔德的公寓中因严重心脏病发作去世。当时他正在与妻子通电话,妻子以为电话断线,无法再联系到他,最终球队官员发现,他已溘然长逝。


特雷勒的健康问题、他一生与之斗争的体重,最终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。如果故事只是到此结束,特雷勒的一生或许只是一个被体重和期望压得喘不过气、进而“伤仲永”的悲剧,但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,都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慷慨、善良、充满爱的人。每个人都重复着相同的话:他很温柔、他很有趣、他让每个人都感觉更好、他真心关怀他人。

密歇根大学的体育部副主任布鲁斯-马德伊表示:“他有真诚的笑容。他不虚伪。你看到的就是真实的他,而真实的他是个很棒的人。”大学教练史蒂夫-费舍尔说,特雷勒是我遇到过最善良、最慷慨、最关心他人的人之一。”主持他葬礼的牧师说:“他是那种会把自己身上的衬衫脱下来给你的人。”

特雷勒的慷慨,成了他的负担。他出身困苦,母亲深陷毒瘾,他由祖母抚养,而他又和祖母一同抚养了他的弟弟。特雷勒从未学会对亲友说“不”,他曾一度供养了多达20个朋友和家人,因此“挥霍”了在NBA赚取的数百万美元。他还因帮助已被定罪的毒贩表亲隐瞒资产而制作虚假税表,陷入了逃税指控,最终获刑三年缓刑。此外,因为他是几名从声名狼藉的赞助人埃德-马丁那里收受资金的球员之一,特雷勒在密歇根大学的三年生涯也因此蒙上阴影,学校被迫取消他所参加比赛的所有记录。

这些场外的麻烦,与他球场上的失意交织在一起,构成了特雷勒复杂的人生图景。现在,很多人只会在聊起1998年那桩交易时想起他的名字,但作为一位深爱妻子和两个年幼孩子的丈夫与父亲,罗伯特-特雷勒远不止如此,即使粗略浏览特雷勒的在线悼念页面,也能感受到这位大个子是多么受人爱戴。

现任密歇根州立大学教练汤姆-伊佐,如此描绘特雷勒在他心中的印象:“关于罗伯特,我不会记得他作为球员所面对的那些严密关注和争议阴云,也不会记得那笔交换德克的交易……我会记得他周身的光环,以及即使他只比孩子们大一点,孩子们是如何仰望他的。”

(NBA官网)

相关资讯